主升浪作为资本市场趋势演化的核心盈利阶段配资开户大全,其精准判断与捕捉是技术分析的核心命题。传统单一技术理论在主升浪识别中存在局限:波浪理论依赖浪型形态归纳,易受主观划分干扰;缠论基于中枢与级别递归,对初学者而言复杂度较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缠论与波浪理论的核心框架,揭示两者在主升浪结构、级别嵌套、买卖信号上的内在对应关系,提出 “以缠论为客观锚点、波浪理论为趋势节奏” 的融合分析体系,并结合多级别实战案例验证其有效性。研究表明,缠论的 “中枢突破 + 背驰验证” 可解决波浪理论浪型划分的主观性,波浪理论的 “五浪推动结构” 可简化缠论级别递归的复杂性,二者融合能显著提升主升浪判断的准确性与操作性,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系统化决策工具。
关键词:缠论;波浪理论;主升浪;中枢;级别递归;浪型结构
一、引言在股票、期货等资本市场中,主升浪是趋势行情中涨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也是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窗口。然而,单一技术分析理论在主升浪识别中常面临挑战:艾略特波浪理论(以下简称 “波浪理论”)将主升浪定义为推动浪中的第三浪(核心主升)与第五浪(终结浪),但其浪型划分依赖 “二浪不破一浪起点”“三浪最长” 等经验规则,存在较强主观性,尤其是延伸浪、楔形浪等复杂形态易导致判断偏差;缠中说禅理论(以下简称 “缠论”)将主升浪界定为 “趋势背驰段” 与 “中枢突破后的离开段(c 段)”,通过级别递归与背驰验证实现客观判断,但 “中枢定义”“级别嵌套” 等概念对初学者构成较高学习门槛,易因级别错配导致操作失误。
在此背景下,探索缠论与波浪理论的融合路径,将缠论的 “客观结构” 与波浪理论的 “趋势节奏” 相结合,成为解决主升浪判断痛点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梳理两大理论中主升浪的核心定义与特征,其次构建多级别主升浪的对应关系模型,再提出实战融合策略,最后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体系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可落地的主升浪分析框架。
二、缠论与波浪理论的主升浪核心定义2.1 缠论中的主升浪:基于中枢与背驰的客观界定缠论以 “走势必完美” 为核心公理,将主升浪定义为上涨趋势中的 “趋势背驰段” ,其形成需满足 “结构完整性” 与 “动力学衰竭” 双重条件,具体特征如下:
2.1.1 结构基础:中枢与级别递归缠论认为,任何级别的上涨趋势需包含至少两个 “同向且不重叠的中枢”(中枢是多空博弈的平衡区域,由 “下 - 上 - 下” 或 “上 - 下 - 上” 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主升浪是 “第二个中枢后的离开段”(即缠论公式中的 “c 段”),其结构可拆解为三阶段:
预热阶段:第一中枢形成后的离开段(a 段),表现为震荡走高,为后续加速积累动能;
加速阶段:突破第二中枢后的主升段(c 段),股价以高斜率上涨,是主升浪的核心盈利区间;
终结阶段:c 段出现 “趋势背驰”,标志主升浪结束,即将进入盘整或反转。
2.1.2 动力学信号:背驰验证缠论主升浪的终结依赖 “背驰” 判断,即 “股价创新高,但动能指标未同步新高”。常用验证指标为 MACD:
本级 MACD 红柱面积递减,或黄白线高度低于前一峰(如日线主升浪需日线 MACD 红柱面积<前一段);
次级别同步背驰(如日线主升浪需 30 分钟 MACD 出现顶背离),形成 “多级别背驰共振”,提升信号可靠性。
2.1.3 级别与主升浪的关系缠论主升浪的时间跨度与幅度由 “级别” 决定,级别越大,中枢能量积累越充分,主升浪越长:
月线级别主升浪:由周线走势类型构成,持续 1-3 年,幅度通常为前中枢区间的 2-3 倍;
周线级别主升浪:由日线走势类型构成,持续 3-6 个月,幅度为前中枢区间的 1.5-2 倍;
日线级别主升浪:由 30 分钟走势类型构成,持续 1-2 个月,幅度为前中枢区间的 1.2-1.6 倍。
2.2 波浪理论中的主升浪:基于浪型结构的趋势归纳波浪理论由 R.N. 艾略特提出,其核心是 “五浪推动、三浪调整” 的循环结构,主升浪是推动浪中的第三浪(核心主升浪)与第五浪(终结主升浪) ,其中第三浪是主升浪的核心,具体特征如下:
2.2.1 第三浪(核心主升浪)的特征第三浪是推动浪中 “最长、最强、最具爆发力” 的浪段,满足三大规则:
幅度规则:第三浪幅度通常为第一浪的 1.618-2.618 倍(黄金分割比例),且多数情况下超过第一浪幅度;
量能规则:第三浪伴随成交量显著放大,体现资金主动进场,多方主导趋势;
结构规则:第三浪内部包含 “5 个子浪”,且子浪 3 同样具备 “最长、最强” 特征,形成 “嵌套主升”。
2.2.2 第五浪(终结主升浪)的特征第五浪是推动浪的终结段,虽创新高但动能衰竭,特征为:
幅度规则:第五浪幅度通常为第一浪或第三浪的 0.618-1 倍,若出现 “延伸浪” 则幅度可扩大;
动能规则:第五浪与第三浪形成 “顶背离”(如股价新高但 MACD 红柱面积递减),与缠论 “趋势背驰” 逻辑一致;
结构规则:第五浪内部同样包含 5 个子浪,但子浪强度弱于第三浪,体现 “动能逐步衰减”。
2.2.3 级别与主升浪的关系波浪理论的主升浪同样遵循 “级别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的规律,与缠论级别嵌套形成呼应:
月线级别第三浪:持续 1-3 年,对应宏观趋势性行情(如行业景气周期驱动的主升);
周线级别第三浪:持续 3-6 个月,对应中期趋势行情(如政策利好驱动的主升);
日线级别第三浪:持续 1-2 个月,对应短期趋势行情(如资金炒作驱动的主升)。
三、缠论与波浪理论主升浪的核心对应关系缠论与波浪理论虽底层逻辑不同(缠论为 “客观结构分析”,波浪为 “形态归纳分析”),但在主升浪的 “阶段演化” 与 “级别嵌套” 上存在高度协同性。通过梳理两者的核心概念,可构建多维度对应模型。
3.1 主升浪阶段的一一对应缠论的 “中枢演化 + 背驰” 与波浪理论的 “五浪推动” 在主升浪阶段上形成精准匹配,具体对应关系如表 1 所示:
波浪理论推动浪阶段
缠论结构与信号
主升浪角色
核心特征
第一浪(启动浪)
下跌趋势背驰后的 “一买启动段”
主升浪预热
股价突破前低,MACD 金叉,量能温和放大
第二浪(回调浪)
一买后的 “二买回调段”
主升浪确认
回调不破一浪起点,次级别背驰,量能萎缩
第三浪(核心主升浪)
中枢突破后的 “出中枢一笔”
主升浪核心
高斜率上涨,量能放量,MACD 红柱持续放大
第四浪(调整浪)
出中枢后的 “三买回调段”
主升浪延续
回调不进前中枢,次级别背驰,量能缩量
第五浪(终结主升浪)
趋势背驰后的 “背驰段”
主升浪终结
股价新高,MACD 顶背离,量能逐步萎缩
关键解析:
波浪第二浪的终点对应缠论 “二买”,是主升浪启动前的 “安全买点”—— 二者均强调 “回调不破关键位 + 动能衰竭”,避免追高风险;
波浪第三浪对应缠论 “出中枢一笔”,是主升浪的核心盈利区间 —— 二者均体现 “突破平衡(中枢 / 浪型阻力)后的加速”,是趋势最强阶段;
波浪第五浪对应缠论 “背驰段”,是主升浪的终结信号 —— 二者均依赖 “动能背离” 判断,为止盈提供客观依据。
3.2 主升浪级别的嵌套对应缠论的 “级别递归” 与波浪理论的 “浪型嵌套” 在主升浪级别上高度一致,形成 “大级别定方向、小级别找买点” 的协同逻辑,具体对应关系如表 2 所示:
缠论级别
缠论主升浪结构
波浪理论级别
波浪主升浪阶段
主升浪持续时间
主升浪幅度参考
月线级别
月线二买 + 月线出中枢一笔
月线级别
月线第三浪
1-3 年
月线一浪的 1.618-2.618 倍
周线级别
周线二买 + 周线出中枢一笔
周线级别
周线第三浪
3-6 个月
周线一浪的 1.5-2 倍
日线级别
日线二买 + 日线出中枢一笔
日线级别
日线第三浪
1-2 个月
日线一浪的 1.2-1.618 倍
30 分钟级别
30 分钟二买 + 30 分钟出中枢一笔
30 分钟级别
30 分钟第三浪
3-5 天
30 分钟一浪的 1-1.5 倍
关键规律:
级别越大,主升浪持续时间越长、幅度越大 —— 根源是大级别中枢的 “多空博弈周期更长”,突破后释放的动能更充分(如月线中枢由周线走势构成,博弈周期达数月,主升浪可延续数年);
小级别主升浪是大级别主升浪的 “子浪”—— 如日线第三浪是周线第三浪的子浪 3,30 分钟第三浪是日线第三浪的子浪 3,形成 “嵌套主升”,为短线投资者提供波段机会。
3.3 主升浪买卖信号的协同验证缠论的 “买点 / 卖点” 与波浪理论的 “浪型拐点” 可形成协同验证,提升信号可靠性,具体协同逻辑如下:
3.3.1 买点协同:二买与二浪终点的共振缠论 “二买” 条件:一买后回调不创新低、不进前中枢、次级别背驰;
波浪 “二浪终点” 条件:回调不破一浪起点、幅度为一浪的 0.382-0.618 倍、量能萎缩;
共振逻辑:当二者同时满足时,主升浪启动概率提升至 80% 以上(如日线二买与日线二浪终点重合,且周线趋势向上)。
3.3.2 加仓点协同:三买与四浪终点的共振缠论 “三买” 条件:中枢突破后回调不进中枢、次级别背驰;
波浪 “四浪终点” 条件:回调不破一浪顶部、幅度为三浪的 0.382 倍、量能缩量;
共振逻辑:三买与四浪终点重合时,是主升浪延续的 “加仓点”(如周线三买与周线四浪终点重合,可加仓参与周线五浪)。
3.3.3 卖点协同:背驰段与五浪终点的共振缠论 “背驰段” 条件:股价新高、本级 MACD 顶背离、次级别背驰;
波浪 “五浪终点” 条件:股价新高、与三浪顶背离、幅度为一浪的 0.618 倍;
共振逻辑:背驰段与五浪终点重合时,主升浪终结概率达 90% 以上(如日线背驰段与日线五浪终点重合,需果断止盈)。
四、缠论与波浪理论主升浪的实战融合策略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构建 “三级过滤 + 动态风控” 的实战融合策略,核心是 “大级别定方向、中级别定结构、小级别找买点”,同时通过风险控制规避假信号。
4.1 策略框架:三级过滤体系4.1.1 第一级:大级别定方向(波浪理论主导)选择级别:周线 / 月线(长期投资者)、日线(中期投资者);
判断逻辑:通过波浪理论确认当前处于 “五浪推动的第几浪”,仅选择 “一浪启动后、三浪主升前” 的趋势(如周线处于一浪上涨后的二浪回调,确认大方向向上);
过滤条件:大级别 MACD 在零轴上方,量能呈 “逐步放大” 趋势,避免逆势操作(如周线 MACD 在零轴下方,即使日线出买点也放弃)。
4.1.2 第二级:中级别定结构(缠论主导)选择级别:日线(长期投资者)、30 分钟(中期投资者);
判断逻辑:通过缠论确认 “中枢结构”,仅选择 “已形成两个中枢、即将突破第二中枢” 的走势(如日线已形成两个 30 分钟中枢,股价接近中枢上沿,确认主升浪即将启动);
过滤条件:中枢区间清晰,出中枢段量能大于中枢震荡期量能(如日线出中枢段量能是中枢震荡期的 1.5 倍以上),避免假突破。
4.1.3 第三级:小级别找买点(缠论 + 波浪共振)选择级别:30 分钟(长期投资者)、5 分钟(中期投资者);
判断逻辑:在大级别方向向上、中级别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寻找 “缠论二买 / 三买” 与 “波浪二浪 / 四浪终点” 的共振点(如 30 分钟二买与 30 分钟二浪终点重合,且 5 分钟同步背驰);
过滤条件:小级别 MACD 出现底背离,K 线形成 “底分型”,量能萎缩至中枢震荡期的 50% 以下,确认回调结束。
4.2 风险控制:动态止损与仓位管理4.2.1 动态止损规则二买止损:以 “缠论二买低点” 为止损位,跌破则确认二买无效,立即止损(如月线二买低点 100 元,跌破 100 元止损);
三买止损:以 “缠论三买低点” 或 “中枢上沿” 为止损位,跌破则确认中枢突破无效,止损离场(如日线三买低点 120 元,中枢上沿 118 元,跌破 118 元止损);
止盈止损:主升浪启动后,以 “小级别背驰段” 为信号,逐步上移止损(如日线主升浪中,30 分钟出现背驰段,将止损上移至 30 分钟背驰段低点)。
4.2.2 仓位管理规则级别与仓位正相关:大级别买点仓位重,小级别买点仓位轻(如月线二买仓位 50%-70%,周线二买仓位 30%-50%,日线二买仓位 10%-30%);
共振与仓位正相关:多级别信号共振时仓位重,单一信号仓位轻(如周线二买 + 日线二买共振,仓位 50%;仅日线二买,仓位 10%);
趋势与仓位正相关:主升浪初期仓位轻,中期仓位重,末期仓位轻(如三浪启动初期仓位 30%,三浪加速期仓位 70%,五浪终结前仓位降至 10%)。
五、实战案例验证:以贵州茅台(600519)月线主升浪为例5.1 案例背景贵州茅台(600519)在 2019-2021 年经历一轮月线级主升浪,驱动因素为消费升级与业绩增长,其浪型结构与缠论中枢演化高度协同,是验证融合策略的典型案例。
5.2 大级别定方向(周线 / 月线波浪)月线波浪划分:2019 年 1 月 - 2021 年 2 月为 “月线五浪推动”,其中 2019 年 1 月 - 2019 年 5 月为月线一浪(590 元→800 元),2019 年 5 月 - 2019 年 6 月为月线二浪(800 元→750 元),2019 年 6 月 - 2021 年 2 月为月线三浪(750 元→2600 元);
方向判断:月线 MACD 在零轴上方持续红柱放大,量能从 2019 年的月均 50 亿放大至 2020 年的月均 100 亿,确认大方向向上。
5.3 中级别定结构(日线缠论)日线中枢结构:2019 年 5 月 - 2019 年 6 月,日线形成 “两个 30 分钟中枢”(区间 750 元 - 800 元),满足缠论 “趋势结构” 条件;
出中枢段确认:2019 年 6 月,日线突破中枢上沿 800 元,出中枢段量能达日线中枢震荡期的 2 倍,确认主升浪启动。
5.4 小级别找买点(30 分钟共振)月线二买(2019 年 5 月):30 分钟回调至 750 元,不破月线一浪起点 590 元,30 分钟 MACD 出现底背离,与月线二浪终点重合,形成共振买点,仓位 50%;
月线三买(2019 年 8 月):日线突破中枢后,30 分钟回调至 850 元(不进日线中枢),30 分钟 MACD 底背离,与月线四浪终点重合,加仓至 70%。
5.5 止盈与风控止盈信号:2021 年 2 月,月线五浪新高 2600 元,月线 MACD 红柱面积<月线三浪,30 分钟同步背驰,与月线五浪终点重合,开始分批止盈;
最终收益:从 750 元入场至 2600 元止盈,收益率达 247%,持续时间 20 个月,符合月线级别主升浪的 “时间 + 幅度” 规律。
六、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缠论与波浪理论在主升浪分析中存在高度协同性:缠论的 “中枢 + 背驰” 可解决波浪理论浪型划分的主观性,波浪理论的 “五浪结构” 可简化缠论级别递归的复杂性,二者融合能显著提升主升浪判断的准确性;
主升浪的 “级别 - 时间 - 幅度” 呈正相关:级别越大,中枢能量积累越充分,主升浪持续时间越长、幅度越大,月线级别主升浪可延续数年,日线级别主升浪仅延续 1-2 个月;
实战融合策略具备可操作性:“大级别定方向 - 中级别定结构 - 小级别找买点” 的三级过滤体系,结合动态止损与仓位管理,可在不同级别主升浪中实现稳定盈利,如贵州茅台月线主升浪案例中收益率达 247%。
6.2 未来展望量化验证:可通过 Python、MATLAB 等工具,对 A 股市场近 10 年的主升浪行情进行回测,量化分析融合策略的胜率、盈亏比等指标,进一步提升策略的科学性;
多因子融合:可引入基本面因子(如 PE、ROE)、资金面因子(如北向资金流向),构建 “技术面 + 基本面 + 资金面” 的三维主升浪分析体系,降低纯技术分析的局限性;
风险预警:可基于缠论背驰与波浪顶背离的共振信号配资开户大全,构建主升浪终结的风险预警模型,为投资者提供及时的止盈提示,进一步控制回撤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金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